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支持国产车?只是为了让中国品牌站起来吗?还是说为了让中国企业有钱赚?这些都不是根本目的。
让中国品牌站起来的根本,是为了让他们拥有与外资品牌扳手腕的能力,进而让中国品牌主导消费市场,背后的关键,是夺回产品定价权,是净化市场,根本受益者,是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个人。
还记得20万的桑塔纳吗?它出现在没有中国车的时代。
大众将一个淘汰平台生产出来的车型,定出了20万的价格,按照购买力分析,相对于当年二线城市的两套房,对于大众来说,中国市场是一个敛财宝地。
桑塔纳前阵子传出停产的消息,价格已经逼到6万级的合资车,无论是对于上汽还是对于大众来说都没有任何利润可言,但这样的产品依旧没有被市场认可。
原因是,在市场看来,同价位比桑塔纳更出色的车型有很多,而这些车型的定价甚至蔓延到10万乃至15万级,抢夺更高段位的合资车市场。
背后,是中国品牌崛起带来的消费改变。
显然,长城、吉利、长安等中国品牌凭借着20年的努力,抢回了产品定价权,冲击外资市场,提前结束了合资车的暴利时代。
摩托车市场的今天,大概和20年前的乘用车市场相同。
一台400cc排量的摩托车要卖到5万,一台500cc的摩托车定价在7万左右,排量如果在800cc,价格则会在12万左右,一台1200cc左右的摩托车,价格则会在20万以上。
我说的分别是川崎400、本田500、宝马850gs以及宝马水鸟。
理论上来说,摩托车的定价不应该这么高,从制造成本上来说,摩托车的设计、零配件价格、零配件数量以及核心知识技术装备数量,都远远不如汽车来的轰轰烈烈。
就说本田吧,飞度的制造成本一定要比本田500cc摩托车更高,但价格呢,一台自动挡飞度定价在8万左右,这也是500cc摩托车的价格。
当然,一部分原因是摩托车是进口的,有很多成本,但事实上不少企业将工厂转移到泰国之后,成本也降低不少,定价依然如此之高的根本,核心关键是在摩托车领域中,中国品牌的话语权实在太弱。
目前中国品牌摩托车尚未出现强势的龙头企业,数得上名字的是春风、豪爵这些企业,但这些企业也只能勉强在低端、小排量领域生存。
仿赛、ADV以及公升级跑车,中国品牌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企业以及车型。
自问,5万级小跑车市场,有能跟雅马哈R3、川崎400正面交锋的车型吗?10万级ADV市场有正面能和宝马750、850、900正面交锋的车型吗。
没有,一个原因是品牌价值孱弱。
有的时候不是企业造不出来,而是造出来了没人买,看看春风多么努力的在推大国宾就知道了,即便如此销量依然比不上进口车型。
当然,不能否认核心质量依然比不上进口车,但更多的是技术储备不足、市场不认同以及品牌价值不行。为什么?因为摩托车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正式发力的。
目前来看,春风、豪爵这些中国品牌的实力还是太弱,一个是资本力量不够强,另一个是基础制造能力偏下,当然对比的是中国市场中的外资选手。
春风、豪爵最顶级的产业就是摩托车,但他们的对手是谁?
是可以造飞机的本田,是可以生产超级跑车的宝马,是小车之王的铃木,这些产业更强的企业生产摩托车根本不是问题。
这属于降维打击。
真正强大摩托车认知力,还得让长城、吉利这些工业技术强势的企业来生产,生产一台30万的车还能保证可靠性,造一台摩托车难度并不大。
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汽车企业才要开始造摩托车,一来是为了强化自己的产业布局,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加快摩托车市场淘汰外资的速度。
宝马很强吗,铃木很厉害吗?本田不可一世吗,显然在乘用车领域,已经不是那么锋芒毕露,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动不动卖十几万的摩托车,是因为在摩托车领域,中国品牌的话语权太弱。
没有技术,没有市场没有定价权,市场就只能给外资品牌来说。
想一想,还是汽车更良心一点,当然我们是先解决四轮问题,再解决两轮问题,今天的市场告诉我们,摩托车市场的定价权,终究是中国品牌的,而未来公升级的跑车,也可能只要几万块。
今天外资品牌卖的都是品牌价值,这是业内人士心知肚明的事情。而这个现象,维持不了多久了。
关于网约车问题,添加 微信: gua561 备注:备注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dizcw.com/2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