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创、文化、生态、医疗、教育、居住……每一座城市生活的人们也许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城市中心,却与这些不胜枚举的评价要素毫无关系。中心,自然是要“天生丽质”。
那应该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公认的城市黄金地带。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中环,上海的陆家嘴,北京的朝阳区……
今天,我们将从这座变革中的城市——青岛,探寻其城市中心区域的发展格局变迁。
凰探第782期
撰文/©博雅
审校/©张慧
寻找“根”与“魂”
塑造企业家的城市中心
无论是从地图上看,还是从产业布局和人口聚集区来看,青岛似乎都是一座没有市中心的城市。
在青岛城市规划中,作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市南被定位为青岛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和滨海旅游中心。
市北则一直希望能从青岛“地理中心”变为“城市核心”。
各个区市,尤其是主城区市南、市北、崂山三区市在发展中关于“市中心”的争论从未止步。
纵观如今,城市竞争日趋激烈,本质上比拼的是企业和企业家,比拼的是对企业家的吸引力。正如南海之畔的深圳,因为身为极富企业家精神的城市,才拥有充满想象的未来。黄海之滨的青岛,也逐渐将企业家上升为青岛开放发展的绝对主角。
作为青岛历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城市核心的市南区,正紧紧抓住这个风口,势要以更大力度支持服务企业家,以托起区域发展的未来。
2020年11月10日,青岛市市南区企业家大会举行。这是市南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从而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的一次推动和实践。
而在会议开始之前,市南区委书记赵燕,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健带领着区领导班子,在会场门口迎接每一位参会企业家。如此行动,正如赵燕此前在企业家座谈会所说的那样:“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想把大家留在市南,请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坚定扎根市南的信心。”
的确,企业的实力与发展潜力决定了一个城区的发展后劲。面对出席大会的市南区260余位企业家代表,市南区委副书记、区长高健代表市南区发布了两份“硬核”政策——《市南区促进“双招双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20条》和《市南区惠企服务12条》,以及“亲商卡”。
成全企业发展就是成全城市发展!如今站在十字路口的市南区,渴望用“顶配”迎企业家作为支点,一改近年来发展减速的问题,重新撬动这个区域的内生动力。“2013年,市南是全省第一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的区县,而2019年,市南收入锐降到87.2亿,各项指标考核在全市也并不理想。”在此前的企业家座谈会上,赵燕曾这样直言。
截至2020年11月,市南区已有市场主体9.32万户,其中企业3.6万户,个体工商户5.72万户——树有其茂,源其根深,企业家就是区域发展的“根”和“魂”。企业家有信心、有希望,市南的发展才能更磅礴。
而市南区的变革,就潜藏在企业家座谈会和市南区企业家大会里。对于企业家的重视,正体现在了发布的《政策20条》中,从经济、产业、待遇、人才等方面做了长足的顶层规划,更提出总部企业最高奖励4000万,顶尖人才奖励800万的“厚礼”;对存量企业,也支持其做大做强、提质升级。真金白银重奖的背后,是市南区寻找全新发展动能的迫切要求。
每一个企业、每一位企业家都是城市中“自带流量”、集聚资源的发展平台,成全企业家就是成全青岛高质量发展,留住企业家,就是留住市南区发展的“根”和“魂”,就是在为青岛塑造“城市中心”。
聚力楼宇经济,培育城市发展“新中心”
正如上文所说,市北区一直希望能从青岛“地理中心”变为“城市中心”。
作为“百年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原点,锁定“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市北区,力求“趟出一条党建统领、开放创新改革实现老城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来”,进而引领青岛百年老城走向复兴,走向“城市中心”。
目光聚焦市北,作为百年青岛城市发展的历史原点,亟需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引爆点,而以集约型、高密度为主要特点的楼宇经济,便是老城区展现高质量发展新活力的一大途径。
纽约的华尔街,伦敦的金融街,上海的陆家嘴……放眼世界,每座中心城市都有财富聚集象征的“标签”——金融街。而如今在位于市北区的中央商务区,已拥有包括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卓越世纪中心、中海大厦等在内的数十栋商务楼宇,正致力于打造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总部高地。
“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的确,如果说楼宇经济的“上半场”是比哪个城市地标性楼宇建得多,那么“下半场”就是要比这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楼宇里集聚了多少产业、创造了多少效益等更加细分的内容。
复盘市北区楼宇经济的发展之路可以发现,其所重点引进的企业及项目,均与区域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论是青岛国际航运中心这样一座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建筑,还是各类银行、保险等新金融机构的引进,都体现了“做优航运、做大贸易、做强金融”的发展思路。
如今,RCEP良机已经赋予“二次创业”的青岛新机遇。而时代发展的浪潮也期待率先行动的市北区,以先行创新的姿态,主动拓宽对外开放的大门,形成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增长极,全新“城市中心”。
企业集聚,逐浪资本市场中心
其实一座城市的中心,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这个中心的“资本发展”,有人认为有资本的地方才是中心。纵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资本市场的赛道上,青岛市崂山区一大批成长性的企业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崂山区现已有上市企业12家,股票14只,新三板挂牌企业9家,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49家,崂山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约占全市60%、市值约占全市50%。
“崂山板块”在资本市场强势崛起的背后,是崂山区以超常的思路和创新打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创业者追求的并不只是优渥的自然条件,更在乎的是一片创新创业、投资兴业的热土。正在谋求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发展的崂山区深谙此道。崂山区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从2020年8月份起,崂山区开展“鼓励创新在崂山”大讨论,制定鼓励创新20条,确定制度创新清单81项、问题突破清单87项……创新创业的基因已经融入发展的血脉,成为推动崂山区发展的不竭动力。
哪里有大未来,哪里有大发展,企业就到哪里去。如今,崂山区聚集了一大批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和一些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国字号隐形冠军,涌现出中科曙光、东华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000余家,拥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家、入选山东省瞪羚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440家、“专精特新”企业232家,培育日日顺、聚好看、海尔卡奥斯、特来电、能链集团5家独角兽企业,杰华生物等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首批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库,这一批企业已经成为崂山区推动企业上市的优质后备资源。崂山区已构建起企业从“专精特新”到隐形冠军、“小巨人”,从瞪羚到独角兽到上市企业的全过程成长培育机制,已逐步成长为青岛市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区、重点功能区域布局区和高端新兴产业集聚区。
推进企业上市,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崂山区委书记孙海生曾明确指出,“崂山区不缺少好企业,只要我们精细精准做好服务,一定会推动更多企业成功上市,做大做强。”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在崂山落地生根,为崂山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崂山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立足新时代,崂山区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完善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培育更多的高成长性的头部企业,构建起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地,迈向跨越式发展“新中心”。
作为国家沿海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集萃了大量人类城市规划建成的成就,因此单一中心的传统“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模式绝不是青岛的选择。
近年来,随着即墨由“市”变“区”,西海岸新区建设羽翼渐丰,胶州市积极推进“撤市划区”,青岛城市发展大格局已然形成,而发展大潮中不断崛起的城市副中心,也必将为这座正在绘就国际化大都市蓝图的滨海名城,带来更多积极的成长与改变。
资料来源:本网新闻稿件、中国经济时报
关于网约车问题,添加 微信: gua561 备注:备注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dizcw.com/28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