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350多种野马,而到如今却只有普氏野马是地球上唯一幸存的野马。
普氏野马是6000万年生物进化史的活化石,它的最初和狐狸差不多大小,而进化到如今,可以说它们是动物进化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进化的标杆,正是因为如此,对于普氏野马的研究,就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生物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普氏野马的过程,就可以了解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同时也是对于研究其它动物种类进化过程的一种有依据的借鉴,帮助揭开其它动物进化过程的谜底。
普氏野马放归野外
而如此珍稀的动物,目前世界上只有2000匹,数量比大熊猫还稀少,作为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可以说对于普氏野马的繁殖和保护任重而道远。
那么,普氏野马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马中“大熊猫”的普氏野马,到底有何特别之处,20年前放归野外的27匹普氏野马,现状又如何了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放归野外的27匹普氏野马吧。
我国的新疆准格尔盆地是普氏野马的原生地之一,也是27匹普氏野马在20年前放归之地,据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最新统计,新疆和甘肃两地共有普氏野马593匹,而在加上目前国内部分动物园内,被精心饲养的几十匹普氏野马,使得我国普氏野马总种群已超过760匹,占全球总数的近1/3。
1、普氏野马介绍
普氏野马濒临灭绝,但后来通过人工繁殖得以保存,普氏野马是马科动物,体长约230厘米,肩高约120厘米,尾长93厘米,体重350公斤。它的头长大了,耳朵比驴短,蹄子越来越宽,外表看似超重,但它的前额并非没有长毛。
普氏野马金色鬃毛短而直立,毛浅褐色,四肢两侧和内侧有颜色,但腹部呈乳黄色,冬毛略长而粗,颜色变化较轻,两颊有红褐色长毛,它生活在多山的草原和沙漠中,机警,善于奔跑。
普氏野马不像其它动物受发情期的限制,一匹强壮的雄马可以在30分钟内与两只雌马连续交配8次,可以说在动物界中,雄性马让其它雄性动物望尘莫及,而母马怀胎期大约是一年的时间,大多数是在次年5-6月分娩产小马仔。
普氏野马是群体而居的动物,它们的交配如同狮子一样,只有打败其它雄性野马,才会获得雌性野马的亲睐。
一般来说,5-20匹普氏野马是由强壮的雄性组成的,它们的生存方式是以游移生活,原分布于中国新疆准格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古、交界处的马鬃山,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野马从欧洲带回中国新疆甘肃、进行半放养繁殖,并对野马回归自然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
普氏野马的名字由来,可以说是源于一个人,普氏野马是现代马的直系祖先,曾经人们一度以为普氏野马已经灭绝了,直到在1879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首次发现,在蒙古发现了这些野马,并用他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这便是普氏野马名字的由来。
2、普氏野马生存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野马从欧洲引回中国新疆、甘肃,散放养殖,为野马重返大自然而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工作,已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入冬后,新疆野马繁育研究中心传来好消息。今年新增普氏野马47匹,创历史新高,普氏野马种群持续扩大,据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统计,今年野马量最大,其中圈养生产8匹,野生生产10匹,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生产30匹。
普氏野母马会在春季分娩,这个季节是母马脾气最为狂躁的时期,因为它们不但要经历分娩的痛苦,还要时刻警惕它们的天敌,要保护自己的孩子,通常普氏野马会十匹一群在草原上游荡,他们有半天以上是在寻找水和草。
普氏野马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幸存的野马,目前世界上有2000多匹野马,甚至比大熊猫还稀少。
普氏野马保护策略
为了拯救普氏野马这一濒危的物种,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5年陆续从国外引回24匹野马,1986年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普氏野马研究中,30多年共繁育出6代野马714匹,而针对于动物没有生殖隔离的意识,通过人为干预,使得普氏野马近交系数平均控制在0.2以下,平均繁殖成活率90%以上,居世界第一。
新疆的冬天最寒冷的时候达到了零下的28-35℃,而整个冬季对于普氏野马来说,也是一年四季当中最难熬的一个季节,天气有多冷,普氏野马常常因为低着头在水槽喝水,很快它们的下巴上都结出了冰块。
冬季是普氏野马毛最长的季节,而为了御寒,它们生长出了天然的毛衣,而除了普氏野马本身的御寒能力以外,冬天普氏野马还需要饲养,工作人员精心配比给它们加餐,为增加普氏野马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补出,胡萝卜,咸盐,还有一些玉米粉,是必不可少的食物,这样精心的喂养,才能够使普氏野马身体条件好一些,确保野马能够度过整个冬季。
野马习惯一日两餐,上午、下午各一次,而喝水就不定时,每当遇到水槽结冰,工作人员便会挥舞铁锹击碎冰块,来方便放归的普氏野马饮用水。
可以说普氏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对普氏野马的悉心照料,谱写了“人马情未了”冬季恋歌。
其中就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工作人员,她叫张赫凡,1995年张赫凡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中心工作,是这里唯一养过马的女大学生,身为女性的视角令她发现野马的世界里有着丰富的情感,张赫凡总是把它们当作极富灵性,并有着丰富情感的野马,去关爱,去了解。
也许正是因为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心细照料,目前登记在册的野马共有548匹,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是要让普氏野马回到野外栖息地。
普氏野马放归实验
对于普氏野马的放归来说,不单单是野马回归自然,也是人类的一种“觉醒”行为,相信当普氏野马冲出围栏,在奔向原野的那一刻,它们的血液在身体内沸腾,感受着自由的气息,那是属于野马的野性血脉在觉醒。
20年前,27匹普氏野马放归野外,对于它们来说,也许野外的杂草与圈舍里的精制饲料无法媲美,但是自由带来的快乐,足以让它们暂时忽略自然中所给它们带来的威胁,从真正放归意义来说,27匹普氏野马被放归野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
其实对于27匹普氏野马来说,它们真正地得到了自由,可以在野外自由奔放,可是对于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种追逐的考验。
针对放归野外的普氏野马,要到三个保护工作:
首先,为了便于随时跟踪和监控野马,进一步研究野马的迁徙规律,需要给部分挑选的放归野生野马戴上无线电项圈;再者,针对于新疆卡拉麦里山,凡是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的野马潜在栖息地进行评估,寻找除三全、乔木白以外的其他适合野马野外放生的区域,扩大野外放生范围;最后,根据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生存结合繁殖效应,监测、水源和繁殖地的季节性迁移,评价栖息地质量和生活条件的变化,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以上监测和研究,可以实现对放归野外野马的科学管理,保障野生野马的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普氏野马的有利繁衍。
可以说,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就像是对待需要放手成长的孩子一样,既要放手让普氏野马尽快适应野外生存,又要确保普氏野马的安全,还要观察普氏野马在野外生存的适应程度,可以来说,这是一个很枯燥又艰巨的任务。
而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着,只为了保护世界上唯一仅存的野马,让它们能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永远的繁衍下去。
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普氏野马的野放进程,从而提高种群质量和遗传多样性,能够更好地恢复普氏野马的野性,使其能够在放归野外时,更好的适应野外环境,要继续加大野马的野放力度和观察。
2021年,也就是普氏野马回归故里的第36周年,同样也是27匹普氏野马首次放归野外的20周年之际,新疆野马繁育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通过野马放归野外总结的经验的基础上,秉承着严谨、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通过对普氏野马的健康以及年龄、性别比例,还有繁殖能力等合格的范围之内,筛选出包括13匹雄性和7匹雌性,一共20匹普氏野马,计划在2021年放归野外。
3、27匹普氏野马的现状
20年前,也就是2001年的冬天,27匹普氏野马被放归准噶尔荒原,它们小心翼翼地在克拉玛依的查库尔图镇向外扩张繁衍,至此,野马之乡结束了没有野马的历史。
然而,20年前的放归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冬季,保护区内气温低至零下30 ~零下40℃,放归野外的普氏野马无法适应寒冷的冬季,以致放生不久的3匹普拉特野马直接被冻死。
为了防止其他24匹野马被冻死,工作人员只好放弃此次的放养计划,带着饲料把它们又重新带回了饲养区,严格来说,这次的放归是不成熟的一次实验,过程不理想,可以说是以失败告终。
然而,研究人员并没有放弃对普氏野马放归野外的工作,只是结合27匹普氏野马放归野外的经验,有了进一步的完善,生活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普氏野马,3岁后将被放归自然。
总结
目前按照保种、繁育、扩群、半散放、野放的技术路线,经过积极努力,已成功繁育出6代760余匹野马,野马再引入实验取得探索性成功,成为我国最成功的物种再引入模式,提升了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传播等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对我国其他物种的再引入起到参考和示范作用。
从2001年开始,对普氏野马逐年逐批实行野外放归,对于普氏野马来说,冲出围栏应该是一匹野马的最高理想,纵横荒原才是一匹野马,真正的野马重归自然的意义,不仅是一个物种保护的成果,它更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自然意识的回归。
对于普氏野马的放归野外,你怎么看?你见过普氏野马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
关于网约车问题,添加 微信: gua561 备注:备注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dizcw.com/26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