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个人的精力与时间总是有限的。
当我们选择对一家公司进行深度研究的时候,可能就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覆盖太多的公司;而当我们选择覆盖更多的公司时,必然是做不到太深度的研究。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在做投资研究的时候,是应该“深度研究”一家或几家公司呢,还是“广度覆盖”更多的公司?
由此也便产生了两种投研方法,其实它们并么有好坏对错之分,而只有合不合适自己一说。接下来老道就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
在正式开始话题之前,老道有一个课程福利推荐给大家。由知名讲师蒋伟平为道友们带来的投资专题直播,从业绩、估值、增长等基本面分析到量价时空技术面分析对热门板块与潜力公司展开专业解读。
感兴趣的道友们,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好公司的财富密码吧!
一、关于深度研究
什么样才算深度研究?
至少要研究清楚该公司的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公司具体业务与发展脉络、公司产品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公司股东与管理人员水平,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与布局,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并要搞清楚公司未来发展的催化剂与风险点。
更重要的是,以上这些基本面的情况需要是可以在逻辑上自洽的闭环,而且公司的基本面发展一定要得到财务数据上的验证。
但深度研究的缺点也很明显,主要就是覆盖公司太少而带来的研究风险。
对与大白马来说,通常其研究风险会比较小,但大白马往往估值都不会低,也就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能获得超额收益,往往是一些困境反转或加速成长类的公司,但是这样的公司深度研究的难度就会大很多。
而且有时候花费很大精力研究之后,才发现该公司并没有价值,甚至有造假嫌疑,那你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就等于白费了。
二、关于广度覆盖
顾名思义,广度覆盖就是覆盖更多的公司,当然对这些公司的了解也就不如深度研究那样的透彻和全面。
市场的基金经理一般都是广度研究者,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资本市场的风格比较极端,变化也很快,想要业绩稳定,必须理解多个行业的逻辑,把握大量公司的机会;
另一个则是因为机构有专门的研究团队,研究员都是深度研究者,机构的投研分离模式也要求广度覆盖与深度研究的结合。
但广度覆盖同样会有缺点。
如果是普通投资者的话,精力有限,广度覆盖就代表没有时间对很多公司进行深入挖掘,必须要放弃很多好的研究对象。
而广度覆盖对公司了解不深,当基本面发生变化超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时,为了“安全”只能“走为上”,容易错杀。
最后,广度覆盖还要放弃一些利润段,因为广度覆盖研究的不深,很难在公司基本面好转的初期抓住时机入场,最后能获得的就只有业绩稳定增长时的利润。
三、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深度研究者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逻辑来判断其未来的经营趋势,因此需要有把握企业发展逻辑的宏观视觉,再从细节上对逻辑进行验证,去判断企业未来的经营趋势,所以更适合研究经验丰富且有创业或企业管理经验的投资者。
深度研究者一般都喜欢自下而上的选择,虽然重点是在公司,但也要理解行业发展框架,要弄清楚行业整体的发展趋势,以业绩和估值为抓手,一步步地深入企业经营。
深度研究者一般都是买入后长期持有,适合交易能力一般的投资者。虽然说是长期持有,但能保持五年以上成长的公司毕竟很少,公司成长更多的是阶段性的,所以重点研究的目标也需要不断换血,一旦不合适了就果断换掉。
广度覆盖者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选择,从行业研究入手,挑选好的赛道,先搞懂行业投资框架,再将多家行业内的公司一起研究,提高投资效率。
选择广度覆盖研究,就必须放弃那些弹性公司,因为研究一家公司投入的时间精力少了,就必须要求公司本身有比较高的确定性,那些确定性比较差的公司,你就需要话更多时间精力去研究与追踪。
其实深度研究与广度覆盖并没有谁优谁劣的,主要的是与自己的性格、投资习惯、能力方向等相配。
例如,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普通投资者更适合深度研究。因为广度研究的投资标的,对于时机的要求很高,而在研究覆盖广度和信息来源方面,普通投资者肯定是拼不过机构投资者的。
另外,深度研究适合研究型的性格的投资者,要耐得住寂寞,拿的住公司;
而不太喜欢研究,但交易能力比较强的投资者,可能更适合广度覆盖。
所以投资,不一定要找到最好的方法,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反而更重要。
最后,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好公司,学习更多投资知识,那就不妨加入到下面的这个福利课程中吧。
由知名讲师蒋伟平,为道友们带来的投资专题直播,从业绩、估值、成长等基本面分析到量价时空技术面分析对热门板块与潜力公司展开专业解读。
感兴趣的道友们,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好公司的财富密码吧!
注:更多精彩文章,可关注“投资老道”公众号↓↓↓
关于网约车问题,添加 微信: gua561 备注:备注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dizcw.com/2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