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重视经营果木,因而果品种类众多。其中有我国原产的,也有在各个历史时期自国外引入的。象樱桃、桃、杏、梨、李、奈、山楂、柿、枣、栗等中原地区原产的果类,一向是我国果类中最主要的部分,它们的栽培历史一般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樱桃因为此果“最先百果而熟”,所以古代特别重视它。《礼记·月令》记载,周代以樱桃用于贵族宗庙的祭祀,就是因为“此果先成,异于馀物”的缘故。樱桃虽小,然而“味甘,主调中”,“令人好颜色,美志气”。故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我国原产的樱桃植物学上叫“中国樱桃”,以区别于原产西亚一带的甜樱桃和原产南欧一带的酸樱桃,后两种都是近百年才传入我国的。
桃原产于我国雨量较少而阳光充足的山区,其栽培的历史不下三千余年。在河北藁城商代遗址中出土过桃核,在《诗经》、《尔雅》等古籍中对它不乏记述。《齐民要术》中,关于桃树的繁殖方法、培植技术等都有详细说明。可见至南北朝时,我国桃树的栽培已相当发达了。
桃是水果中品质极高的一种,适于生食和加工,所以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约在公元二世纪传入印度。所以梵文中称桃为cTnanT(“秦地持来”,秦地即中国),这个名称到现代仍然通行。波斯的桃子也是自中国传入的。后来,桃又由波斯传往欧洲各地。
杏是我国原产的古老果树。《管子》说“五沃之土,其木多杏。”江苏徐州西汉霍贺墓出土杏核。这时杏已是常见的果类。尽管出产野杏的地带很广,但我国最先栽培这种果树,却是公认的历史事实。波斯的杏是自我国引入的。杏又自波斯传入亚美尼亚,自亚美尼亚传入希腊。所以在希腊语中,杏便被叫作“亚美尼亚苹果”了。
梨在先秦古籍 《庄子》、《韩非子》、《尔雅》 中均有记载,实物曾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过。汉代已有大规模的梨园,而且培育出了若干优良品种,如《史记》所记“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的“真定御梨”;《西京杂记》记载上林苑出产的梨,有紫梨、芳梨、大谷梨、细叶梨、瀚海梨等。公元二世纪时,我国的梨西传至印度、波斯等地。梵文称梨为“秦地王子”,明确地说明了其来源所自。
李我国栽培的李主要是中国李,少量的美洲李和欧洲李则是近代引入的。中国李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而且其产果量很高,《尔雅》说:“李,木之多子者。”可见它的这一特点很早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柰在古文献中也经常被提起,但古代对这个名称用得不太严格,现代的沙果(花红)与海棠果(红果)大约都可以被称为柰。我国原产的绵苹果,古代有时也归入柰类。晋代郭义恭《广志》说:“林檎似赤柰子,亦名黑檎,一名来禽,言味甘来众禽也。北人呼为频婆果。”苹果(蘋果)之名在明代的《群芳谱》上才见到,显然是从频婆果之名转化而来。不过古代的频婆果即绵苹果,与现代的苹果不同,这一点下面还要提到。
山楂,柿子都是先秦时代已栽培的果树。山楂古名朹(求),见于《尔雅》;柿则见于《礼记·内则》。山楂属和柿属的植物,种类繁多。山楂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欧、亚、非、美诸洲,但其中作为果树栽培的只有中国山楂一种。柿属植物也广泛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但也只有中国柿是著名的温带果树。柿的鲜果多汁味甜,干燥后,含糖达百分之六十二。十九世纪后半叶,柿才从我国传入欧洲。
枣,栗《战国策·燕策》说:燕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简直把这两种果类当成木本粮食看待了。而这一记载也并非虚语,古燕地即今河北一带,直到现代仍以产枣、栗著称。河北沧县的“无核枣”,为枣中佳品。河北迁西和邢台等地的栗树,树龄则有达四、五百年的,而且仍旧生长良好。枣不仅可制干果,同时也是可口的鲜果。早在北魏时我国就创造出能提高果实质量的“环剥法”,此法至今仍通用。由于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我国枣的品种不断增加,《尔雅》中记录了十一个品种,元代柳贯《打枣谱》中记录了七十二个,而清代吴其渗《植物名实图考》中所记的品种则已达八十七个了。以上都是中原地区的产品,而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南方的果品也崭露头角,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果品的种类。在这方面,最主要的是柑桔、荔枝、龙眼、枇杷、椰子、甘蕉等。
柑桔“后皇嘉树,桔来服兮”,战国大诗人屈原对这种美好的果树曾作出如此热情的称颂。在当时,北方要吃到桔子是很不容易的。至汉代,崔宴《政论》还说:“桔柚之美,尧舜所不常御。”不过及至唐代,桔子在江南和四川一带已广泛栽培,成为较常见的果类了。
荔枝是我国特有的果树。荔枝主要的产地是福建、广东、四川三省,它的果实在西汉初才有输至中原的记录,到了唐代已很受重视。在陕西乾县唐中宗时的永泰公主墓内的石梓线雕画中,有一侍女双手捧着一盘荔枝,这是目前所见之最早的荔枝的形象资料。荔枝果“味特甘滋”,“一树下子百斛”。因而还曾被人推许为果类的“压枝天子”呢。荔枝又是最长寿的果树之一。福建福州西禅寺生长着一株树龄一千三百多年的唐荔。莆田县城的“宋香”古荔,树龄也在千年以上,经过复壮措施,至今仍开花结实。荔枝直到十九世纪中才由我国传入泰国、印度。二十世纪初传入美国。英语中称之为litchi,就是汉语荔枝的对音。
龙眼又名桂圆,在植物分类上和荔枝同科,产地同荔枝相仿,但果型比荔枝小,味亦稍逊。一般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所以有人称荔枝为兄,龙眼为弟。
枇粑原产我国中部,四川高山区尚有野生枇杷。在古文献中它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大约此时它才为中原所知。
椰子原产亚洲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岛是其原产地之一。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状》、刘欣期的《交州记》等书中才对椰子有较详细的描述。它传入中原,较荔枝、枇杷等稍晚。
甘蕉印度、马来半岛和我国华南都是甘蕉的原产地。其中“大蕉”原产于印度。现在世界各地栽培的“中国矮茎”,原产于我国。《三辅黄图》说,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修“扶荔宫”,那里栽有甘蕉十二株。可见那时甘蕉已传入中原。汉以后直到明、清,我国先后从国外引入了若干果类,并在我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广。汉代引入的果类主要是葡萄、石榴和核桃等。
葡萄原产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它传入我国中原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的成果之一。葡萄一词是外来语。葡萄传入后很受欢迎,而且逐步培育出了一些适合我国特点的优良品种。到了南北朝末期,西安一带的葡萄更是“园种户植,接荫连架”了。
石榴原产波斯一带,传入我国中原的时间大约比葡荷晚,不过在晋代已经种得相当广泛,品质亦好。潘岳《石榴赋》称之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
核桃原产西亚、南欧一带,《开宝本草》说它也是“张骞从西城得来”,实际上传入的时间应与石榴相近。
宋、元时代传入的果类主要有甜橙、酸橙、柠檬、西瓜等,其中后来种得最广的是西瓜。西瓜原产于非洲。我国至南宋初才由阴山地区引种至中原和长江下游一带。元代中期以后,西瓜“北方种者甚多”,但仍是一种新鲜的珍味。所以,王祯在《农书》中还是用了“醍醐灌顶,甘露洒心”这样不平常的词句来形容吃西瓜时的感觉。明代晚期以来,若干美洲果类先后传入我国,如巴西的菠萝、花生,北美的草莓、向日葵等,后来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进入十九世纪,最后传入我国的重要果类则是苹果。我国现代各苹果产区所栽培的苹果,除少量的我国原产之绵苹果外,大都是十九世纪后期引入的欧洲苹果。此果原产土耳其一带,在欧洲久经栽培,它的果实大,风味佳,且耐贮藏。而绵苹果“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质量不如欧洲苹果。所以欧洲苹果得到迅速推广,而我国原产的绵苹果到今天甚至不太为人所知了。#真知新坐标#?
关于网约车问题,添加 微信: gua561 备注:备注问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idizcw.com/13209.html